医药“科特估”推动估值重塑,关注创新药械等长期成长空间
时间:2024-06-17  

本周(2024.06.11-2024.06.14)申万医药指数涨幅0.14%,沪深300指数跌幅0.11%,跑赢沪深300指数0.25%,在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9位。截至本周五(2024.06.14)医药生物行业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25.58倍,沪深300指数PE(TTM,剔除负值)为11.54倍,医药生物行业相较于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溢价率为121.74%,仍处于历史低位。

“科特估”概念是“中特估”的衍生,即“科技特色估值”的简称,包括“优势制造、中国自造和先进智造”三个方面。从医药细分领域来看,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医疗新科技等新质生产力均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行业空间大,但估值相对于美股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创新药BD浪潮持续走高,产品出海驱动行业高速发展。从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看,国内仿制药企业大都处于仿转创的阶段,创新药物的国际化拓展在过去尚属于一项小众尝试。目前,创新药出海能力已经成为了衡量药企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能够与跨国公司(MNC)达成合作的企业,其在研发、临床、注册及商务拓展等方面的表现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因而具备更好的投资价值。

创新医疗器械加速获批,高端医疗设备/高值耗材加速国产化。中国医疗器械行业近年展现出强劲的创新势头,且每年批准产品数呈上升趋势。从行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当前医疗器械行业整体国产替代发展相对较弱,国产替代空间仍较大。随着国产创新产品的不断推出与迭代,有望在国内高端领域持续打破外资垄断,并凭借成本控制等优势持续抢占海外高端市场。

创新技术持续赋能医药产业,医疗新科技成果加速产出近年来,基因技术、合成生物、脑机接口、AI医疗等医药新科技领域持续发展,随着支持政策的不断落地,下游有望陆续出现工业化、商业化的新产品,实现应用上的突破。

投资建议:建立“科特估”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医药行业中的创新药械、高端医疗设备、创新高值耗材等具有较高的“智造”技术水平,已加速获批并持续出海;脑机接口、AI、生物合成等医疗新科技成果也正持续产出,有望迎来估值重塑机遇。1)创新药板块,关注恒瑞医药、君实生物、百济神州、信达生物、迈威生物,泽璟制药等;2)医疗设备板块,关注联影医疗,山外山,澳华内镜,开立医疗等;3)高值耗材板块,关注惠泰医疗,微电生理,心泰医疗等;4)医药新科技板块,关注诚益通、川宁生物、药石科技、润达医疗等。

风险提示:科技企业盈利增长不及预期风险,新估值体系推进进展缓慢风险,政策实施不及预期风险,企业新产品研发不及预期风险,创新产品获批不及预期风险,创新产品出海不及预期风险,医药商业BD风险等。

声明:上述内容仅为该篇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摘要,完整的观点应以方正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本网站所提供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方正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在本文作者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任何利害关系。
湘ICP备0810437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10302000805号 长沙网安数字警务室    本网站已支持IPv6访问     营业执照  经营许可证
版权所有 :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方正证券网上证券委托业务资格